天美麻花星空大象mv视频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的检测方法有几种

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的检测方法有几种

  • 更新日期:2025-11-07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
    • 核心结论:两种方法的核心差异集中在样品适配性、操作参数和判定逻辑,以下是分方法的详细拆解。

      一、克利夫兰开口杯法(颁翱颁)

      适用范围

      主要用于高黏度石油产物,包括润滑油、重质燃油、沥青基产物、导热油等。也适用于闪点高于 79℃的各类石油馏分,不适用于轻质、易挥发的溶剂类产物。

      关键标准依据

      国际标准:ASTM D92、ISO 2592

      国内标准:GB/T 3536(等效采用 ASTM D92)

      核心操作参数

      样品用量:70mL(专用克利夫兰样品杯,杯口直径约 64mm)。

      升温速率:初期快速升温(室温至预期闪点前 56℃时,速率为 14-17℃/min);接近预期闪点后,速率降至 5-6℃/min。

      点火方式:仪器自动控制火焰(直径约 4mm),沿样品杯口水平扫掠,扫掠时间 1-2s / 次,扫掠间隔约 1min。

      闪点判定:当火焰扫掠时,样品表面出现连续、明显的闪火(闪火持续时间≥1蝉),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。

      仪器核心功能要求

      需具备自动控温(精度 ±2℃)、火焰自动扫掠、闪火光电识别功能,部分仪器可自动记录闪火瞬间图像。

      二、泰格开口杯法(罢础骋)

      适用范围

      主要用于轻质石油产物及溶剂,包括煤油、柴油、汽油调和组分、油漆溶剂、稀释剂等。适配闪点在 - 30℃至 93℃之间的低黏度、易挥发样品,不适用于高黏度或重质油。

      关键标准依据

      国际标准:ASTM D1310、ISO 1523

      国内标准:GB/T 261(部分适配,需结合样品类型选择)

      核心操作参数

      样品用量:50mL(专用泰格样品杯,杯口直径约 40mm,杯深更浅)。

      升温速率:全程保持相对平稳,速率为 5-6℃/min,无前期快速升温阶段。

      点火方式:火焰直径约 3mm,采用 “点式点火"(而非扫掠),每隔 1℃点火一次,点火时间≤0.5s。

      闪点判定:样品表面出现清晰可见的闪火(无需持续 1s,瞬时闪火即可判定),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,部分标准允许多次点火确认。

      仪器核心功能要求

      需具备高精度低温控温(可低至 - 40℃)、高频点火控制、灵敏闪火检测功能,避免轻质样品挥发过快导致的误差。